与死神博斗 造生命奇迹--何贤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抢救一坠楼致频死患者
发布时间:2017-04-27
本报记者:貌信玲 通讯员:麦丽霞 刘建华
3月下旬,何贤纪念医院接到一名坠楼致颅脑挫伤,全身多发性骨折,肺挫伤患者。由于伤势过重,患者在抢救期间被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,是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崔志新主任医师带领的专家团队不放弃、不抛弃,采取对症治疗,逐点击破的治疗方案,一次次与死神搏斗,创造了生命的奇迹,患者目前康复情况良好。
五楼坠下导致重伤 患者是一名19岁的年轻女性。3月下旬,她于五楼家中坠楼致重伤被送何贤纪念医院抢救。“患者一开始被送到我院神经外科治疗,诊断为颅脑挫伤,全身多发性骨折,肺部挫伤。由于患者一直昏迷不醒,血氧饱和度低,肺部反复出血,十几个小时后病情进一步发展,随时危及生命,于是转到了重症医学科(ICU)。刚转到ICU时,患者身体的一般情况很差,持续昏迷,要借助呼吸机维持呼吸,生命体征不平稳,随时可能死亡。”何贤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刘建华医师说。
记者在重症医学科的转入诊断中看到,患者的诊断共有11个,包括:极重度颅脑外伤脑;左侧颞叶脑挫伤;创伤性休克;双肺挫伤;重度ARDS;颅底骨折并颅内积气;左侧颞骨骨折(凹陷性);右侧髋臼骨折;多发性骨盆骨折;多发性肋骨骨折;早期妊娠先兆流产;重度贫血。
病情危重险些丧命 崔志新主任介绍,“患者当时肺部反复出血量每次50-100毫升,氧合指数最低的时候小于50,经过了呼吸科、神经外科、骨科等科室的专家会诊及院内专家组织讨论,考虑到患者严重创伤全身多器官功能差,生命体征极不稳定,暂时不适合手术,继续维持在ICU抢救治疗。从常理上看,从五楼坠下没有死亡已经算是奇迹了。从技术上说,当时患者可以说不具备手术的条件,抢救难度极大,死亡率极高并且随时死亡,如此伤重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撑不过当晚。但我们没有放弃,一点一点对症解决患者的问题,不仅使患者苏醒,而且恢复了一部分神志,这也是另外一个奇迹。”
逐点击破创造奇迹 “进ICU后,患者要靠高参数呼吸机辅助通气,反复清理气道维持血氧,抗休克,降颅内压,合理方案治疗ARDS等综合处理,一点一点帮病者过关,经过18天的精心积极治疗,患者生命体征逐步平稳,病情逐步稳定并改善,神志逐步转清,可以配合做一些动作,例如吸水、张口、轻微活动手脚等。家属非常积极配合治疗,对于患者情况的好转表示满意。”崔志新说。
崔志新向记者梳理了患者在ICU共18天的治疗过程,“转入ICU的前几天,患者的生命体征不平稳,创伤性休克,氧合指数持续偏低,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。我们给予患者反复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,吸出肺部的积血,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,合理参数调整,维持血氧,治疗ARDS
,同时给予积极的抗休克,降颅内压等综合治疗。住院期间定期各专科会诊,看到患者的转变,大家都觉得是奇迹,同时肯定了ICU的治疗方案。第7天后,患者的肢体开始有反应。到第14天,患者的神志好转,这与出血吸收与水肿减轻有一定关系。”
4月11日,记者在ICU见到了患者,此时她的病情已经比较稳定,准备转到外一科(骨外科、神科外科)作进一步的治疗。据悉,该科对患者目前采取保守性治疗,患者情况稳定,恢复意识,神志清醒,但因大脑存在挫裂伤处于失语状态,加上经历重大创伤后还需介入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治疗。
“患者器官功能康复可能还要两个月左右,但恢复到生活自理有很大希望,估计患者今后的记忆力和反应会差一些,心理上的康复时间会比较长。在院期间,医务人员每天都会与患者交流,鼓励她,希望医生、护士、家属能多方配合,以正能量鼓励和支持患者康复。”崔志新说。
转自《番禺日报》
上一篇:
下一篇:
[返回列表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