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——《老子》
“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,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。”——《黄帝内经》
在《养老奉亲书》也常常提到:“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,法四时运用而行,自然疾病不生,长生可保。”可见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, 人的生命活动也必然与自然气候紧密关联,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也必定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发生变化;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、工作中非常有必要顺从自然气候的变更,按照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注重养生!
其实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,我们的祖先就发现,太阳除东升西落外,每天在天空中的位置都在不停地变化,而在一年中太阳自南至北走一个来回,引起了不同的自然气候变化。随后古人又观察了每个月的月初、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并且研究了天气植物,特别是庄稼的生长规律同大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, 由此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, 进而把一年的时间平均分为二十四个等份,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的名称,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诞生。二十四节气依次为: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将其总结为24节气歌: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。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每月两节不变更,最多相差一两天。上半年逢六廿一,下半年逢八廿三。
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的生产,同时它也指导着人们的养生保健。
二十四节气之立春
立春歌诀 立春踏青宜养肝,早起晚睡泡脚眠,防疫将息乍寒暖,春捂养阳防春寒,制怒怡情好心态,寡欲避风似神仙。
气候特点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,在每年的公历2月4日前后。此时万物复苏,天气乍暖还寒,气温忽高忽低,气压变化较大,春季多风,气候主要以风寒为主,各种细菌病毒异常活跃,人容易患病。此时养生要以养“阳”为主。
起居养生 谚语云:“立春雨水到,早起晚睡觉”,即立春以后的睡眠应遵循晚睡早起,晚睡一般不能超过23点,起床时间可比冬季晚些。此时因天气乍暖还寒,昼夜温差大,穿衣方面早晚应注意保暖,不可早早脱去冬衣,尤其要注重背部、腹部、足底部的保暖,即“春捂”,以免受寒。背部为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所过,督脉主一身之阳气,足太阳膀胱经主表,“捂”背可避免风寒侵袭,预防感冒的发生;腹部有主人体消化功能的脾、胃,“捂”腹部可以保护脾胃,预防消化不良和腹泻;足少阴肾经起于足部小趾之下,斜着走向足心(涌泉穴),足为肾之根,肾为五脏阳气之根本、先天之本,“捂”脚可预防“寒从脚下起”,保护人体阳气,除了脚部保暖之外,还可采用沐足的方法以温补肾阳。因春季是各种病毒与细菌繁殖的阶段,为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,应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要勤开窗、常通风。
饮食养生 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曰:“肝主春,⋯⋯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,⋯⋯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用辛补之,酸泻之”。五行中将一年的季节分为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,与人体五脏相对应,分别为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,对应的五味为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春季与肝相对应,肝主疏泄,肝气主升,喜调达恶抑郁,肝具有藏血功能,酸味入肝,酸味具有收敛之性,过食酸味之品,不利于阳气的生发与肝气的疏泄,因此立春宜少食酸性食品;辛味具有发散、行气的特点,甘味能补、能和、能缓,因此春季宜多吃辛甘发散之品,如萝卜、菠菜、香菜、韭菜、芥菜、茼蒿、大枣、百合、洋葱、豆豉、茴香等。同时春天是阳气生发、万物复苏的季节,大地万物都在悄悄地生根发芽,宜多吃芽菜,以助体内阳气发散,如豆芽、香椿、枸杞芽。
运动养生 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”春季养生除了晚睡早起、注意防寒保暖、多吃芽菜外,在运动方面应选择散步、踏青、慢跑、爬山、打太极等强度较小的方式,以微微汗出为度,避免剧烈运动及大汗淋漓,否则易损耗阳气,对养生不利,建议多选择户外活动,充分接触阳光。
情志养生 人有七情,分别是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。人体五脏与七情相对应,心为情志之主,主喜,肝为情志之本,主怒,脾为情志之枢,主思,肾为情志之根,肾主恐,肺为情志之节,主忧,七情过激则易伤五脏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曰:“怒伤肝,喜伤心,思伤脾,悲伤肺,恐伤肾。”春季与肝相对应,立春养生应以养肝为主,养肝切忌“怒”,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郁滞不畅,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剧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不良情绪易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,免疫功能下降,容易诱发精神病、肝病、心脑血管等疾病。立春时应注意调养精神,尽量保持心态平和,保持乐观情绪,力戒暴怒,以使肝气顺达,肝气正常生发。
作者 陈素珍 审核郑泳霞